人類危機-慢性?。。?!
來源:
|
作者:膳本善
|
發布時間: 2019-09-05
|
852 次瀏覽
|
分享到:
近年來,慢性病人數逐年上漲。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:截止2018年,我國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3%, 死亡數已占總死亡數的86%。過去十年,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已接近了2倍。從80年代的0.67%升高到2017年的11.6%,增加了17倍!區區30年間,慢性病患者人數已經超過3億,慢性病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而來,人類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......
近年來,慢性病人數逐年上漲。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:截止2018年,我國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3%, 死亡數已占總死亡數的86%。過去十年,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已接近了2倍。從80年代的0.67%升高到2017年的11.6%,增加了17倍!區區30年間,慢性病患者人數已經超過3億,慢性病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而來,人類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......
為什么現在的人越來越容易得慢性疾???或者是更為嚴重的糖尿???究竟原因,70%的慢性病還是吃出來的!
在近代文明以前,人類都是從來沒有過長期吃飽飯的經歷,所有生物都是在吃不飽飯的過程中不斷進化而來的;這也造就了人在半饑餓狀態甚至饑餓狀態下(吃不飽飯的時候),身體狀態才是最健康的!
然而,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,面對海量充足的食物,“頓頓吃飽飯,天天吃飽飯”已是一種常態;人體每天攝入食物的過程中,會導致胰腺受到刺激,分泌大量胰島素,將糖類和脂肪降解并存儲在人體細胞中,以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及日?;顒铀?。
在長期攝入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情況下,一旦攝取的能量(主要是糖類、脂肪、蛋白質)超過人體所能承受的極限,則會造成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,出現糖分消化異常的情況,合成的多余糖原就會被水解,并轉化成甘油三酯(脂肪)被小腸吸收,一部分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中,一部分再次被貯存在脂肪細胞內。長此以往,我們的脂肪細胞將逐漸被撐大,導致細胞膜破裂,身體也會逐漸出現高血糖、高血脂等問題,亮起健康的紅燈。
更直白得講,如果我們從小每一頓都吃飽飯,那在不到25歲的時候,我們身體儲存的能量將會超負荷。若人體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,體重過重、腸胃不適、血糖過高、血脂過濃、皮膚干燥、視力下降、食欲不振、虛弱無力等各種慢性病癥狀將會隨之出現;如果不加以控制,糖尿病、肥胖等慢性疾病也會接踵而至。
因此,
控制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出現,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!